2016年已到收尾階段,年初的小目標實現了嗎?回顧這兩年的行業熱詞,“上市、定制、跨界、互聯網+“每一個都深深的影響著
空氣錘行業的發展。作為制造業的重要一環,空氣錘業向來后知后覺,好在能及時覺醒,趕上潮流快車。此外,今年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一年,洗牌浪潮一個一個接踵而至,甚至有專家預言,“2016年對于傳統制造業來說,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年,過苦日子在所難免”,而面對這一個又一個的挑戰,空氣錘企業是隨波逐流、隔岸觀火還是拾起“工匠精神”,腳踏實地、直面迎接呢?
制造業“練內功”的第一步
市場的不景氣,空氣錘企業就越發的有賺錢的想法,在受挫之后又一蹶不振,每天哀聲怨道,把自己所經歷的都歸咎于外部條件,空氣錘企業如果自身不拋去浮躁,實實在在的打好“內功”,怎能獲取利潤?成功的空氣錘企業必定有這樣一種特性:認定目標,心無旁騖,艱難爬行,不投機、不取巧、不拐大彎彎,跟著客戶需求一步一步向前。
舵把舵的不慌,乘船的穩當
空氣錘市場既寒冷異常,也躁動不安,企業面對急劇變化的市場黔驢技窮的無奈,光怪陸離的市場中,難免找不到北。俗話說“把舵的不慌,乘船的穩當”,一個企業要在變動的市場中,踏實走穩每一步,進而練就內力深厚的“內功”,很大程度上跟企業掌舵者的“導向”有很大關系。
在日本人眼中,好大喜功、急功近利是中國人的特性習慣,企業、百姓都是如此,日本很多百年企業,只專注于某一個領域,越做越深,越做越有樂趣,最后越做越大。而國內很多企業,都有一個通病,本行還沒有做好,就開始做房地產、搞商業投資等,把戰線拉得極長,真正能專注于在某個領域的做深做透的企業太少。由此,空氣錘企業應扎根于自己所屬領域,把品牌做得更深更透。
時代在發展,市場環境在不斷變化,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在于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,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延伸和開發,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。產品升級就是推陳出新,升級原有產品,適應新需求,同時也拓展了新市場。
面對這幾年興起的電商、定制空氣錘、智能空氣錘等變革,一直深耕在傳統制造,傳統渠道的簡歐,未免腳步比部分人慢了一步?;粲|有句名言:“以做生意來說,有時候三思而行不無好處。”新的變化,會帶來新的挑戰,但作為制造業中的空氣錘企業,還應當以“制造”為核心,不能盲目跟風、粗制濫造、不務正業、丟了初心,特別是當下做實體經濟的空氣錘企業,不僅“泥菩薩過江,自身難保”,還常有巨鱷進攻“兵臨城下”,企業更需要站好位置,打好基礎,才能“逢山開道,遇水造橋”,在機會來臨時厚積薄發。
2016雖快結束,但空氣錘行業的發展仍會繼續,從歷史軌跡看,那些穩練內功,腳踏實地的空氣錘企業們肯定比不務正業、紙上談兵、不切實際的企業更能有發展的前途。即使在艱難的只剩兩個月的2016年里,空氣錘企業也需穩練內功好好過。